豪宅不仅现在有,古代也有,
纵观古今,
有钱人置办家业,
大兴豪宅屡见不鲜。
在中国古代,
除了本身所处的阶层地位,
衡量大户人家最重要的标准,
便是府邸的规模。
那些沉淀在历史尘埃中的中国古代豪宅
还有封存其中的无数过往……
上至皇权贵胄,下至富商豪门
一座气势恢宏、精美绝伦的住宅
早已成了身份门第的象征
真正的相府

在表彰陈氏家族功名和勋业的两座石牌坊北侧,坐落着皇城中名副其实的相府——冢宰第,这才是皇城的主体建筑!

冢宰第是陈廷敬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再次出任吏部尚书后,在原来宅邸的基础上重新扩建的。这座严谨有序、布局讲究的建筑,基本仿照北京故宫前堂后府、东书院、西花园的模式修建,规制、规模在整个皇城相府中首屈一指。
究竟有多“豪”
冢宰第,“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第”就是府第、宅第,官员的居所。
俗话说,官有多高,门有多大。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朝廷大臣官员的爵位、官职、朝服、居住的府邸自然也是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
那您想想看,百官之首的府邸这得有多大啊!


门檐两柱间,是陈廷敬入阁拜相后加悬的“大学士第”牌匾,字体端庄,风光依然。
只是如今经常到这里造访的不再是与他同列朝班的僚属或诗酒酬唱的骚客,而是来自天南海北,或形形色色、或悠闲自在的熙熙攘攘的游客。
未解之谜
“冢宰第”还隐藏着一个至今还未破解的谜题!
陈廷敬用影壁两侧的吉祥图案暗喻了一副楹联,给所有经由这里出入相府的人命了一道考题。
照壁正中镶嵌着麒麟砖雕,两侧各垂直排列有六幅内容完全不同的砖雕。这十二幅砖雕,通过谐音、象征、借代等手法各代表一个汉字,共同组成了一幅楹联,由于年代久远,这幅楹联如今已经成为不可破解的谜语。
迄今,仍无人可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恐怕是这学富五车的老前辈所始料不及的:皇皇天朝,泱泱中华,芸芸众生,厉三百年竟无人乎?
也不知谁能和陈廷敬有着冥冥之中的默契,能够破解这幅楹联!

冢宰第的“灵魂”
带着“偏题怪题”的“遗憾”,入大门向东过庭院,便来到相府的二门,即所谓的仪门。
仪门面阔三间,中间的门称正门,是主人及贵宾的通道,平时关闭,只有在皇帝驾临或朝中一定级别的官员造访时,才开启通行,寻常官吏及普通人等只能从两边的偏门出入。
如今我们作为游客,也能享受一把“专用通道”了!
入仪门,院内正面的主体建筑是相府的迎客大厅,五间七架结构,方梁方椽,用材硕大,雕梁刻柱,工艺考究,所有这些,都为它打上了一品官宅的标志。
这些砖瓦木石堆砌的建筑颇具匠心,似乎想通过向人们倾诉相府主人陈廷敬等众多历史人物的不凡经历和故事,使他们变得更加生动和鲜活起来。

如果说“冢宰第”
是皇城相府建筑的代表
那陈廷敬就是冢宰第的灵魂
没有他
也就没有今天的皇城相府
让时光倒流三百年
打开尘封的历史
从头寻找陈廷敬踪迹
对他的一生予以考察
你定会觉得此言不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