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这是王者之屋、神仙之家
王屋山,如此的巍峨挺拔
北立华盖,南依五斗
东伴日精,西傍月华
轩辕黄帝曾经设坛祭天的烟火
化作了天坛主峰上久久不散的云霞
聚拢一座座高耸的山峰
撒开一道道纵横的沟壑
直立一处处陡峭的悬崖
在静态中飞红走绿
在动态中如诗似画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太白传世之作,诗坛书苑千古称绝佳

誉为“道教第一洞天”的这座峰峦
与一位老人紧紧地连在一起
共同完成传播了千百年的神话
相传,有一位年近九十的愚公
不甘于困居王屋山南麓脚下
把一个天大的主意聚室而谋划
用一代接一代的意志和力量
挖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挖出一条不再堵塞的通达
自从列子写下愚公移山的这个寓言
便源源不断地震撼着泱泱华夏

在挖土机掘进机还没冲破梦想的时光
他们挥动简陋的工具向大山发出讨伐
一铲一锄,理想的缝隙透出光影
一镢一镐,希望的种子破土萌芽
用倔强和执拗重新定义“愚”的内核
愚,何尝不是磨砺中的内心强大
愚,何尝不是苦难中的刚毅抗压
愚,何尝不是挫折中的坚韧不拔
看似愚笨的方式表达了极致的境界
向着既定的目标完美抵达
相比自以为是的智叟
愚公愚得可敬,愚得伟大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
中华民族也被两座大山深深压榨
一座叫帝国主义,一座叫封建主义
《愚公移山》
同样标题的雄文横空出世
同样鲜明的主题光耀中华
愚公精神提升为民族前行的鲜明座标
愚公意志奠定了改造中国的思维框架
从寓言中走出,从困局中突围
经受了无数次严酷的淬火与锤打
哪怕对手凶残得无以复加
哪怕对手霸横得武装到牙
事关国家的屈辱
惟有用鲜血来洗刷
事关民族的尊严
惟有以骨骼作撑架
事关人民的解放
惟有靠生命去搏杀
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冲锋
把一切剥削压迫的势力摧垮
终于,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各类大山
在前赴后继的愚公们面前彻底崩塌

此刻,我们踏上时代的通衢
未来的画布,尚未尽染繁花
沉默的山峦,横亘成致远的路障
时空折叠,身为愚公的后裔
勤劳勇敢,早已融入我们灵魂的纹理
人生的字典再也没有惧怕
坚定的信念,是我们的开山斧
严峻的挑战,是我们的垫脚石
民族的灵魂,激励我们意气风发
每一次加油,都在向着山顶攀爬
每一滴汗水,都润泽着圆满的回答

王屋镇愚公村一片莺歌燕舞
茂林修竹掩隐着青砖黛瓦
丰腴的田野滋养着麦苗与瓜果
宽敞的公路运载着富裕与繁华
山前,愚公的雕像保持着挖山姿势
孩子们在一旁表演着“挖呀挖”
游人云集,一路向阳,网红打卡
他们是来欣赏王屋山下的田园风光
是来领略广博精微的道教文化
是来探求愚公移山的精神密码
更多的是从这里赓续艰苦奋斗的传统
以移山的气慨向更璀璨的星辰大海进发

作者简介:王勇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